大肉齒耳菌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13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0917 圖 例 中文學名 大肉齒耳菌 拉丁學名 Steccherinum septentrionale (Fr.) Bank. 中文別名 北方刺猬菌 同物異名 Hydnum septentrionale Fr. Climacodon septentrionalis (Fr.) Karst. 圖 917 大肉齒耳菌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囊體 分類地位 非褶菌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0917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名 | 大肉齒耳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名 | Steccherinum septentrionale (Fr.) Bank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北方刺猬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Hydnum septentrionale Fr. Climacodon septentrionalis (Fr.) Karst.
 | 圖 917 大肉齒耳菌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囊體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非褶菌目、齒菌科、齒耳菌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體大,近似覆瓦狀生長,無柄或有短柄,基部愈合,菌蓋2.5-15cm×3.5-14cm,厚1-1.5cm,米黃色至深蛋殼色,生有短絨毛和細纖毛,老后毛脫落,邊緣明顯向下卷曲。菌肉白色至淡白黃色,鮮時肉質半肉質,平時硬而脆。菌蓋下有細而長的刺,長6-10mm,近白色,后期呈黃褐色至橙褐色。子實層中有棱形、厚壁的囊體,無色,光滑,32.5-45μm×10-15μm。孢子無色,橢圓形,4.5-5.5μm×2.5-3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性 | 此菌為一年生,在闊葉樹的樹干、枯枝上生長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河南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 濟 用 途 | 導致椴、槭、樺、榆等樹木白色中央腐朽或邊材腐朽,屬于腐朽能力強的一種真菌。幼小時還可以食用,其味道味一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