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猴頭菌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13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0923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假猴頭菌 拉丁學(xué)名 Hericium laciniatum (leers) Banker 中文別名 假猴頭、格狀猴頭菌 同物異名 Hericium clathroides (Pall. : Fr.) Pers. 圖 923 假猴頭菌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 分類地位 非褶菌目、猴頭菌科、猴頭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0923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假猴頭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Hericium laciniatum (leers) Banker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假猴頭、格狀猴頭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Hericium clathroides (Pall. : Fr.) Pers. | 圖 923 假猴頭菌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非褶菌目、猴頭菌科、猴頭菌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體中等至更大,白色至淡黃色,直徑可達10-25cm,由基部連續(xù)多次分枝的菌體組成,分枝的頂端小枝纖細,向各方向伸出,枝端小刺長1-5mm。孢子無色,光滑,橢圓形或近卵圓形至近球形,2.8-4.5μm×2.6-4.3μm。內(nèi)含一油滴。油囊體淡黃褐色,50-60μm×5-7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夏秋季生于櫟等樹木的主干上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吉林、四川、云南、內(nèi)蒙古、黑龍江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 用 途 | 此菌可食用,且味較好,可馴化人工栽培。此種比猴頭菌分枝多,且小刺短而細。另外,此種與珊瑚狀猴頭菌(H. coralloides)外形極相似,但此后種主枝粗狀,其頂端小刺長,下垂。 |